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要點解讀
日期:
2017-12-20
瀏覽次數:
774
為了貫徹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工信部于2016年4月啟動了《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的編制工作,于2017年11月20日正式印發,必優傳感網第一時間收錄并分享。
《指南》指出,智能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是集成傳感芯片、通信芯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是決定未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核心與基礎之一。順應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崛起,傳感器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布局的戰略高地。我國傳感器由于起步較晚,目前面臨有效供給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生態不健全、科研生產與應用協同等問題。據多位國產手機、機器人等行業人士介紹:“目前國產傳感器薄弱,我們產品需要的傳感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規劃到2019年實現傳感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達到260億元,其中主營業務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5家,超過1億元的企業實現20家。微機電系統(MEMS)工藝生產線產能穩步增長。為了實現產業突破,工信部在《指南》中規劃了通過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推動傳感器產業向中高端升級,設立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推動技術、人才、工藝全面提升,并且啟動產業鏈升級工程三項專欄工程完善產業生態布局。此外,在保障措施中,《指南》規劃利用現有財政資金渠道,發揮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及地方性產業基金的撬動作用,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智能傳感器產業,加大對智能傳感器產業扶持力度。
不過,根據此前預計,2019年我國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960億元,如果國內產業規模達到260億元,仍然有73%市場需要進口,智能傳感器產業仍然任重道遠。
(一)補齊設計、制造關鍵環節短板,推進智能傳感器向中高端升級。
主要是開展設計、制造、封測和集成技術研發,強化前沿技術戰略布局。開展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在智能傳感器設計集成技術方面,推動基于MEMS工藝的新型智能傳感器設計技術的研發;提升MEMS傳感器集成化水平;研發具備信息采集、存儲、計算、判斷決策等功能的智能傳感器;推動傳感器由分立器件向系統整合、應用創新方向發展。在制造及封裝工藝技術方面,推動研發主流和特種MEMS工藝技術;推動深硅刻蝕、薄膜沉積、薄膜應力控制等核心制造工藝升級;推動圓片級封裝、3D封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二)面向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健康醫療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智能傳感器應用示范。
加強消費電子智能傳感器一體化解決方案供給能力。完善新型高端汽車智能傳感器布局。推進工業智能傳感器智慧應用。拓展醫用智能傳感器應用領域。
(三)建設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進一步完善技術研發、標準、知識產權、檢測及公共服務能力,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建立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其建設目標是:通過建設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成果,培養一批復合型創新人才骨干,設計與制造技術達到國際水平。主要任務是:突破敏感材料、關鍵工藝、軟件算法等發展瓶頸;研發深硅刻蝕加工技術、圓片級鍵合技術、集成電路與傳感器系統級封裝技術、通信傳輸技術等共性技術;積極布局新型智能傳感器。研發適用于消費電子、工業、農業、交通、生物醫療等行業的量大面廣智能傳感器以及面向航天航空、深海探測等特殊應用的智能傳感器產品。建立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
(四)合理規劃布局,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圍繞智能傳感器產業、技術、智力資源比較豐富地區,打造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產業集聚區,推動重點側翼地區產業發展。引導智能傳感器產業組織方式向虛擬IDM模式或IDM模式發展。開展產業鏈升級行動。
? 四大工作重點
(1)加強統籌協調,推動落實相關工作。
推動產業集聚區優先發展,促進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在局部形成突破;綜合利用市場、政策、項目等手段,引導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加強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持續優化人才環境;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合作,通過聯合研發、并購等途徑提升企業實力;促進部省合作,推動示范應用。
(2)加快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鼓勵在產業集聚區開展省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建設,匯集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切實解決困擾產業發展的材料、工藝、設計、集成等共性技術難題;做好統籌協調、差異化分工,各產業集聚區結合區域基礎,打造各具特色的創新中心;在運行效果良好、發揮作用突出的省級創新中心基礎上建設國家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
通過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等資金渠道,加大支持力度,打通基礎技術、通用技術,掌握非對稱技術、殺手锏技術,布局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推動設立相關產業基金,圍繞超越摩爾定律相關領域,尤其是傳感器領域,開展投資。
通過構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結合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需求,幫助企業對接技術、市場資源,扶持企業成長,為產業發展服務。